为什么每次写文案的时候总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只能靠感觉,感觉来了写的很快,没感觉的时候憋到晚上也憋不出来。 有的靠灵感,没灵感的时候就到处找素材;有的靠模仿,结果模仿的四不像,东西卖不出去,活动没人参与。 就拿前几天的圣诞节来举例,有个朋友,他上司让她写一版banner 文案。 她想了好久没有还是没头绪,所以就去模仿大公司的文案,从天猫、京东的首页扒了几个banner。 最后模仿出了一版: 擦!枸杞这么大 已出售800000斤,立即抢购 3.8折一件起包邮 乍一看是不是觉得没有多大问题,而且还挺好的?用惊讶的手法表示产品很大,又体现了折扣,800000 斤还体现出枸杞很受欢迎。 但是,盲目模仿,最为致命,以为学到了精髓,其实连皮毛也没学到。 她的目的是提升订单量(应该写交易型文案),但是她模仿的对象目的是提升用户点击(从模仿对方的banner 文案嵌入场景就能看出来)。 你可能觉得区别并不明显,但就是这个小区别,会让你的文案毁于一旦。 交易型文案要让用户产生购买行为,那么需要突出产品价格优势,或者满减、折扣、秒杀、低价、免费作为噱头,且要放大这个字体。 而点击型文案,是为了吸引用户点击,吸引的用户有2 种: 一种是对产品已经有一定了解的人了,那么直接告诉他们产品价格有优势即可,比如直接说“‘得到’今日全场五折”; 另外一种,对产品不了解的人,那么就需要用覆盖面更大的文案去吸引他们。 所以回过头来看她的文案,如果为了提升订单量,应该这么调整; 把“3.8折,一件带回家”字体突出; 把“擦,枸杞这么大”文案换成“吃枸杞,防脱发!”。 所以你看,文案其是有套路可遵循的,先要明确目的,然后根据目的用不同的文案套路,产品卖点要突出利益点,而不是自嗨。 不要轻易模仿,看似是在走捷径,其实是在走弯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