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绝大部分工作问题,不来自于技能本身,而来自于沟通。沟通难,难就难在它不以你说了什么为达成标准,而是以对方懂了多少为准绳。 如何才能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使对方理解你的意思? 沟通困难的3个基本事实 1. 每个人脑海里的信息储备完全不同 相比动物,人脑的可塑性更强。但这种可塑性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每个人由于大脑信息储备和处理能力不同,造成大脑塑造结果的巨大差异。一人一世界。 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位、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得每个人在知识储备、理解力、思考模式上迥异。 我发现,想要与行业背景不同的人达成一致,非常困难。而这种困难本质上源于各自知识储备的差异及由此形成的思维模式差异,最后造成极大的沟通成本。 2. 语言传输是有损压缩的 文字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语言: 它将信息压缩成极小的、可反复被传播的载体,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信息的传播范围,并且得以让人类实现协作,建立共识。 但文字流承载的信息,极其有限。 更重要的事实在于,当双方进行沟通时,说出的任何一段语言,经过压缩后再还原,即信息的处理和接收,又开始依赖于各自的信息储备。 整个信息从压缩到解压的过程,一定会有损耗。 同样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一经压缩传递,意思变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 人太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每个人都很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这里体现为四种心态: 第一种心态:“默认对方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你就该懂。”别人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 第二种心态,“这你应该懂啊,我讲这么清楚你怎么就不懂?”或许,别人只是恰巧比你少参加了一次会而已。 第三种心态更可怕,叫“自尊(自卑)心态”,即“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凭什么要找你沟通?”大部分人都折在这种心态了,不经过思考,直接把问题归结于对方。 第四种心态,叫道德制高点。很多人跟我说,“我什么都不图,就图公司能更好”;“我就是想把这件事做好,所以,你们应该理解我”;“我很简单很纯粹,所以这个事儿一定是你们有问题。”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出发点或心理优越感,代替沟通本身的问题。如果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内核,就容易回避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回避,意味着不敢直面问题,也意味着问题始终存在。 你必须知道的七个沟通基本原则 如何避免沟通中的这些问题? 我认为,沟通前,我们需要为自己树立一些沟通的基本原则。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总结了以下几条: 原则1:信息尽量透明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在内部做到信息透明,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沟通成本。 谷歌允许每个员工去查代码,facebook允许每个人可以去查别人的目标,我也花了很大力气督促OA建设,目的都是为了信息透明。 有人会说,商业机密不会泄露吗?如果你想泄密,就一定有办法。但从概率上去判断,哪件事的损失更大呢? 原则2:多倾听,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看一个人会不会沟通,就看他打断别人的次数、他听人讲话的状态。 大部分人不具备倾听的能力。 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输入效率只占用大脑的20%,冗余的80%经常会被很多人用来走神,玩手机或交头接耳等等。听别人讲话的人很多,但拥有倾听能力的人很少。 倾听的本质其实是让你的大脑高负荷运转,同时顺着主讲人的主线进入别人的世界,理解别人为什么这么讲。 拥有这样的能力,绝非易事,必须刻意训练。 原则3:表述时zoom in和zoom out结合,要有框架描述 表述时要zoom in(意指细节描述)和zoom out(意指宏观概括)结合,要有框架描述。最怕的是指令型的命令。 所谓框架描述,既要有战略意图的描述,也要有目标的拆解;不要用形容词,描述越具体、越清晰越好。 原则4:把沟通本身作为问题,不作立场假设 当我们与别人一起协作,面对结果和预期不一致时,首先应该思考:双方沟通不到位,而不是“对方就是不干活,跟我对着干”。 每个人都有做事的驱动力,但我们必须承认: 人都是懒惰的,都有理解能力的局限。不要轻易去怀疑别人的立场。一旦进入立场假设,中间的过程就容易被忽略。 原则5:沟通技巧本身是学问,可以不断提升 沟通技巧是一门学问,技巧的核心是要高度重视沟通形式。 电子邮件或微信,不能作为沟通手段,最多作为一种信息的备忘手段。发邮件或微信,不是在沟通,而是在下达指令。更何况,这样的指令,或许别人没看到。 再者,你是否真有能力,在邮件或微信里,用几行字把问题解释清楚,把诉求阐述明白?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面。 原则6:面对面沟通,效率最高 我们每天可能有很多会议,但大多数会议效率很低。 有时候大家开会,不过是为了刷存在感,为了表达自己在努力工作,并不是为了解决沟通中的问题。 如果问题很紧急,很重要,最好的方式是直接选择面对面沟通。 面对面沟通之前, 做好充分准备 带着问题来 做好会议纪要。如此,效率最高。 原则7:有反馈的沟通,才是有效沟通 当你完成一次沟通后,要想办法去拿到别人的反馈。其实就是别人到底听懂了什么。 这样的反馈,不是拍胸脯说,我懂了。而是沟通完后,他做了一份文档,甚至把刚才沟通的事再讲一遍。 本质就是促使他花时间去思考,整理思路,最终将沟通结果做出来。 以上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沟通大原则。 但沟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做到高效沟通,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刻意训练的思维和技巧。 近期精彩文章: 理解这几个问题做网络营销事半功倍! 竞价账户关键词拓展的几种简单方法 刷抖音数万条,总结了几个比较火爆的标题类型,分享给大家!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暂无评论...